隨著人口老化趨勢加劇,居家跌倒已成為威脅長者健康的重要議題。根據統計,香港65歲以上長者每年跌倒發生率高達30%,其中60%發生在熟悉的居家環境,而且長者容易有骨折發生,容易引起行動不便,引發其他併發症所以家居安全不用忽視。作為物理治療師,我將從專業角度提供實用建議:
*環境安全三大原則*
1. 保持走道暢通,寬度至少80公分,移除地毯邊緣、電線等絆腳物。
2. 照明升級:在床沿、走廊設置自動感應夜燈
3. 地面防滑:浴室廚房宜使用防滑地磚,馬桶旁加裝L型扶手(離地高度70-75公分),浴缸內鋪設吸盤式防滑墊
一般復康店都有很多關於家居安全之設備
例如:助行器:適合有平衡障礙者,四腳款較三腳款穩定性提升40%
- 馬桶增高器:將坐墊高度調整至膝關節屈曲90度位置
- 防跌腰帶:新型號具備氣囊緩衝裝置,可降低80%髖部骨折風險
- 智能監測系統:床墊離床感應器搭配AI行為分析,能提前30分鐘預測跌倒風險
*日常防護要點*
1. 衣著安全:選擇橡膠底室內鞋(跟高<2.5公分),避免穿著過長睡袍 及褲
2. 藥物管理:鎮靜劑、降血壓藥服用後2小時內需特別注意姿勢性低血壓
3. 肌力訓練:每天進行10分鐘「椅子起坐訓練」(每小時5次),可提升下肢肌力25%
*空間改造範例*
廚房工作檯下方預留膝蓋空間(深45cm×高65cm),搭配可旋轉拉籃減少踮腳取物;臥室床墊與地板高度維持50-55公分,雙側設置不同高度扶手(起身側70cm,躺下側50cm)。
建議每半年進行「居家安全檢核」,可利用衛生處提供的檢核表逐項檢查。若曾發生跌倒事件,應盡快接受專業評估。透過環境改造與身體鍛鍊雙管齊下,能有效降低75%跌倒發生率,讓居家生活既安全又自在。希望長者們都多加注意。
☆☆☆☆☆☆居家安全用品推介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搬扶活動能力衰退的患者時,使用一些搬扶及約束產品的輔助器具,例如搬扶腰帶、過床板、移位機等,既減輕護理員和照顧者的工作負擔,又同時減低發生意外的機會。